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文XML论坛 - 专业的XML技术讨论区  (http://bbs.xml.org.cn/index.asp)
--  『 理论计算机科学 』  (http://bbs.xml.org.cn/list.asp?boardid=64)
----  姚期智:锻造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  (http://bbs.xml.org.cn/dispbbs.asp?boardid=64&rootid=&id=31810)


--  作者:Logician
--  发布时间:5/6/2006 12:13:00 PM

--  姚期智:锻造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日前,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主导、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共同合作的清华大学“软件科学实验班”确定了首期学生名单。来自全校大一大二的59名优秀的理工科学生成为幸运者,该班将在本年度的秋季学期开学。

  姚期智先生是迄今为止获得“图灵奖”的唯一亚裔计算机科学家。应杨振宁先生邀请,他于2003年10月受聘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并于2004年9月离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的全职教授。

像在2004年辞掉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卖掉美国的房子毅然回国一样,姚期智在担任清华大学全职教授仅一年半之后,就发起了志在培养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军人物的“软件科学实验班”,动作之快令人惊诧,敢想敢做的风格令人钦佩。

“达则兼济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到21岁的姚期智,绝对不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孤胆英雄”——他在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全身而退的时候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为祖国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和计算机人才培养披荆斩棘,探索前路。

谈起在清华大学建立的“软件科学实验班”,这件一度被美国和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家认为是“相当遥远”的事情,姚期智语气坚定:“‘实验’二字是说这个班与普通的方式有些不同,同时又有精英教育的意思在里面。‘实验’二字在这里并不具有可能成功或者可能失败的含义,因为我觉得我们一定会成功。”


  从培养精英博士生到培养精英本科生

2003年,在清华担任讲席教授的时候,姚先生还没有全职回国的打算。

2004年,在清华担任全职教授的时候,他的构想还是构建一个良好的机制培养博士生,建立起一支好的研究团队,但随后在清华的亲身感受,让他逐渐萌生了精英教育要“从本科生开始”的想法。

“我逐渐感觉到,想要培养好的研究生,实在是应该从本科生开始做起。所以我起先的构想就是教两门目前在清华还没有开的本科生课程——理论计算机科学(上、下)。”

姚期智这样想了,也这样做了。这个学期的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他都会赶到第六教学楼,面对120张稚嫩的面孔,带领他们开始一场充满奇趣的“理论计算机科学之旅”。

但是姚期智感觉,仅仅这样做还不够:“我感到应该让我的实践扩大一些,应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课程,而且要有一个特别的班,专门培养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流的本科生。”

在得到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全力支持后,“怎样聚集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将学生好好地培养”这个难题不复存在,“软件科学实验班”的构想一下子从纸上跃到了手中,整个事情的进展甚至比姚先生本人的预想还要快:日前,“软件科学实验班”已经确定了首期学生名单。来自全校大一、大二的59名优秀的理工科学生成为幸运者,该班将在本年度的秋季学期开学,以后该班每届将只从大一学生当中招收30人。

“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实践是这个班突出的特点。这两方面对于真正培养有创造力的一流科学家非常重要。”姚先生说。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培养普通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员,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有卓越领导才能的国际一流计算机科学人才,我想现在中国最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们这个班现在的条件丝毫不逊色于美国任何的一流学府,以后这个班里很有可能走出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领军性的人物。所以我们这件事情就是做和不做的问题,一旦开始做了就没有失败的可能。”姚先生说。


  要让本科同学感到创新和研究的快乐

没有投影,没有讲义,在给本科生开设的课堂上,姚期智讲课的道具就是一支白色的粉笔。

用英文讲授,板书简单明了,思路非常清晰。虽然讲授的内容大多是以数学的推导和演算为主,但是姚先生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不断“拎出”各种有意思的小故事,在演算和推导过程中常常像一位棋坛高手走出出人意料的“怪招”,吸引得同学们屏息观看,有的同学抄抄简单的笔记,有的甚至根本不做笔记,有的还会在讲课的间歇爆发小小的争论。

在这样的课堂上,还常常会有国际知名的学者“空降”到这些稚嫩的学生面前,带给同学们各种各样有趣而难解的问题。记者见到的是来自加拿大沃特卢大学(Universtiy of Waterloo)的年轻学者Ashwin Nayak,他带给同学们一个有关计算机算法的奇思妙想。

“在进行本科教育的时候,要激发学生对科学工作的热情,要让他们接触到很有意思的方法,同时让他感觉到创新和研究的快乐,这是与解习题和考试完全不同层次的一种快乐的感觉。还要让他们对科学价值有一种观念,即应该知道在科学研究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到了高年级就需要让他知道有哪些研究方向可以选择。我心中的理想状态是,在本科高年级已经有一些本科同学能够做出研究结果或者有研究论文发表。”

“我上课的时候还尽量会与学生多一点交流,采用问答和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觉得我是在跟他对话,让他有一种充分的参与感,而不是觉得自己只是坐在课堂上。‘有一种当场的参与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特质,将来无论他们做什么研究,大多都是在与人的讨论中发现问题和探讨问题的。”姚先生说。

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有最大的收获,姚先生为这门课程配备了5个助教,他们都是姚先生旗下的研究生。

曾在麻省理工、伯克利、斯坦福、普林斯顿教过课,有30多年教学经验的姚期智,每次课前都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准备课程内容、习题,每次课后都会和助教一起讨论课程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 “只要好好教,中国学生会没有缺点。”姚先生说。

 “他们唯一缺乏的就是给他们多一点榜样的鼓励,中国学生无论就智慧还是就能力而言都是相当强的。”姚先生否定了“中国的学生缺少创造力”的说法,“要想学生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需要例子鼓励他去做的。很难说一个人生来就知道自己多有创造力,他要看到别人怎么去创造才会发挥创造的潜能,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去读伟人传记的原因,就是说他们需要一种模式鼓励自己。”

 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发现、勇于创造,他特意请来了3位来自美国著名大学的优秀研究生,与他旗下的研究生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

 “如果我的研究生喜欢这种模式,并且觉得自己完全也可以做到,他们就真的能够做到,这种榜样和学习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说。

 姚先生向记者指出了这样一种现象:在美国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常常在某一个时段、某一个地方涌现出一批非常有才华的学生,十几年之后他们几乎都成长为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风云人物,几年之后类似的情况又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演。

 “这是一个群体现象,好的学生聚在一起交流讨论产生了一个好的研究环境,使得新来的学生也变成很好的学生,这种良性的循环产生了一个显著的群体效应。”姚先生说。

  姚先生认为,作为导师,主要的工作就是为学生创造好的研究环境使这种“群体效应”显现并最大化:“培养出一个好的研究环境之后,导师就会轻松很多。那个时候导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研究生在研究方向上予以点拨,经常邀请该领域的杰出学者来做报告、和大家进行讨论,让大家知道这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  姚先生坦言现在这种“群体效应”已经在清华显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梯队,我的研究生们都是相当优秀的,他们当中很多人都在国际一流的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良好研究环境已经开始形成。”


  满怀深情培养学生

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曾经说:“姚先生是怀有中国情结的。”

  的确,姚先生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培养中国的学生的,姚先生曾经坦言,在清华教育年轻一代,心里会有一种很大的满足感,这是在美国教美国学生时所没有的。

  姚期智21岁的时候就离开台湾去了美国,这一去就是36年,但是36年的异国生活丝毫没有改变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我是在上海出生的,中国是我的祖国,我对同胞和中国的事情都有很深的感情。我很小就去了台湾,在台湾受教育一直到大学毕业。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还是非常深厚的,我对整个中国的感情非常深厚,希望能为中国和同胞尽点儿微薄之力。”

  孙晓明是姚先生在清华的第一个博士毕业生,目前在高等研究中心从事研究。谈起姚先生给他的印象,他说:“除了在研究工作当中指导学生,在生活当中,姚先生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和蔼、没有任何师长架子的人。他经常会请学生吃饭,作为对学生研究上取得进展的鼓励。有时候学生在实验室过生日、切蛋糕,都会请姚先生一起参加。”

  姚期智称年轻的学者Ashwin Nayak为他的“老朋友”,这个美国伯克利大学毕业的博士说:“在伯克利,姚先生以其和善闻名,不止是对他名下的学生,对于他身边其他年轻的学者也是这样,同时他在研究工作当中也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和无尽的进取心。”

  要为中国翻山越岭

    姚先生希望通过“软件科学实验班”,为清华计算机科学领域打造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

 “以前我和我的同事,乃至中国的同事讲要做这件事情,大家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如果能够证明其可能,在中国就会有更多的学校来尝试这样的事情。从更高的层面而言,我们只是一个小的部分,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小小的一部分。”

    对于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科研事业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姚先生用登山做了一个比喻:“登山的时候要先有一个人攀登到山顶上,其他的人才能够上来,我想这种渐进的方式是比较适合中国现在的情况的。”

    他说,不可能一下子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一个通盘的高效运作的系统,也不可能将中国教育和科研体制当中所有的缺陷一下子全部改观,最好的过程就是:“首先建立一种小规模的示范性的工作,比如这个实验班。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人力有限,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我们不想刚开始的时候就把它做得太大,一件新的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经过几年我们发现这样的工作会得到很好的效果,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我想在清华以外也会有人做这件事情的。一旦别的高校做这件事情之后,清华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教学方法都可以为其参考。”

 已经59岁的姚期智在感到劳累的时候,常常放些音乐让自己小憩片刻,旋即就又投身到自己钟爱的事业当中。

  “如果能够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把清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团队和人才培养带到世界一流的水平,那个时候我觉得我随时可以退休。”他说。(摄影 郭海军)

(http://news.tsinghua.edu.cn)
[更新:2006-04-29]


--  作者:鼓浪听涛
--  发布时间:5/13/2006 9:21:00 PM

--  
越读越感到差距!
--  作者:当8q
--  发布时间:5/13/2006 9:55:00 PM

--  
同感

--  作者:guangye1358
--  发布时间:5/21/2006 7:46:00 PM

--  
我一口气读完,感觉。。。。。。。。。。

--  作者:doubleman
--  发布时间:5/31/2006 12:47:00 AM

--  
象姚老师致以崇高的敬礼!
--  作者:cantonese00
--  发布时间:5/31/2006 10:28:00 AM

--  
鞠个躬...

--  作者:初出茅庐
--  发布时间:6/6/2006 4:58:00 PM

--  
姚老师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向姚老师致敬,同时也祝愿国内计算机事业蓬勃发展,能够早日出现超过比尔.盖茨的中国人
--  作者:heyhelloworld
--  发布时间:6/29/2006 12:07:00 AM

--  
恨我高考成绩不够,没有上清华!只有靠自己了!
不知道姚老师年轻求学的时候在大学期间是否有高人指导过。
--  作者:naturelle
--  发布时间:6/29/2006 1:44:00 AM

--  
Computer  Science needs mathematics. However, if you do not receive instructions from a good
pofessor, you may get lost in mathematics.
--  作者:kg107
--  发布时间:8/13/2006 10:22:00 PM

--  
You are right, maths are very curcial for cs.
--  作者:jin
--  发布时间:8/14/2006 2:37:00 PM

--  
真的感到什么叫距离。。如何缩小。。读在三流本科学校。就完全靠自己啦。。
--  作者:with0out
--  发布时间:8/24/2006 7:54:00 PM

--  
感动的要掉眼泪。中国的希望就靠这些人了。
--  作者:suiyun0234
--  发布时间:8/29/2006 1:15:00 PM

--  
清华的计算机系教师名单中怎么没看到姚老师?
--  作者:alex0203
--  发布时间:8/31/2006 8:32:00 AM

--  
太感动姚老师了,我好羡慕姚老师的学生啊,只可惜不知何时有机会能聆听到姚老师讲课。作为对理论计算机科学非常喜爱的研究生,我感到自己的基础很薄弱,文中提到的课程《理论计算机科学(上、下)》不知是否有教材,清华的朋友们能帮我打听一下吗?我想尽快地去北京一趟,向姚老师请教一些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够帮助我,谢谢!
--  作者:mianbao
--  发布时间:9/22/2006 7:27:00 PM

--  
致敬

--  作者:飞鹰战士
--  发布时间:10/4/2006 7:12:00 PM

--  
姚老师真乃高人也,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方式能在中国推广,那样的话中国的IT行业将会大放异彩,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作者:longshentailang
--  发布时间:10/5/2006 8:14:00 PM

--  
向姚老师致敬!
--  作者:accueil
--  发布时间:11/21/2006 4:37:00 PM

--  
以下是引用suiyun0234在2006-8-29 13:15:00的发言:
清华的计算机系教师名单中怎么没看到姚老师?

姚期智先生是高等研究中心的,不在计算机系教师名单中。但他带领的计算机理论讲习教授组和他的计算机理论组,都是和计算机系合办的。


--  作者:accueil
--  发布时间:11/21/2006 4:42:00 PM

--  
自从姚期智先生来了清华后,清华的计算机理论科学发展很快,从去年到现在,为我国历史性的发表了一篇STOC,三篇FOCS(其中一篇获得最佳论文奖),三篇SODA。
--  作者:klrx
--  发布时间:12/8/2006 1:45:00 PM

--  
失去了去清华的机会

还好 我有自己努力的机会

只能跟自己说加油

ps:楼主的文章总是让我感到现在的窘境 感到无助
给我莫大的鞭策  谢谢


--  作者:telejax
--  发布时间:12/23/2006 1:22:00 AM

--  
以下是引用klrx在2006-12-8 13:45:00的发言:
失去了去清华的机会

还好 我有自己努力的机会

只能跟自己说加油

ps:楼主的文章总是让我感到现在的窘境 感到无助
给我莫大的鞭策  谢谢


同感...


--  作者:vipsupply
--  发布时间:6/18/2007 2:00:00 PM

--  
唉,差距啊。。
--  作者:xiaoyou8519
--  发布时间:7/27/2008 9:02:00 PM

--  
鞠躬

敬礼


--  作者:xiaoyou8519
--  发布时间:7/27/2008 9:06:00 PM

--  
我只知道身上热血沸腾!
我看到了希望,不只是中国计算机界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
我们中华民族就是需要这样的孩子啊!
青年们,让我们觉醒吧,让中华民族崛起吧!
--  作者:konglong2008
--  发布时间:8/28/2008 8:38:00 PM

--  
压力啊,谢谢指教啊
--  作者:micropuss
--  发布时间:10/27/2008 9:25:00 PM

--  
就是来清华了,想进软件实验班也很难~
--  作者:yves
--  发布时间:11/7/2008 6:25:00 PM

--  
谁是谁的伯乐,谁是谁的千里马.......

W 3 C h i n a ( since 2003 ) 旗 下 站 点
苏ICP备05006046号《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97.656ms